• 06-232017
  • 爱瞰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作出重大贡献 <<返回

         古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光辉灿烂的历史见证。历经沧桑流传至今的古籍,受制于保存条件、修复水平的桎梏,保护利用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自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历史上首个由政府主持开展的古籍保护领域国家级重要文化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已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10年了。我们欣喜地发现,目前全国性的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并日趋完善,中央和地方古籍保护工作经费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中华古籍得到系统性保护,在普查、修复、整理、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中华古籍得到系统性保护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家底,也就是对全国进行古籍普查登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雁行介绍说,通过统计登记古籍的数量、品种,核定古籍价值并定级,认定古籍破损程度等工作,我国古籍的丰厚家底逐渐为人所知。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12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完成普查,登记古籍200余万部,编纂出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30部,建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社会公众可以免费查询到40多万条权威古籍普查数据。

      “在普查登记工作中,涌现出一批过去不为人所知的重要古籍收藏单位,发现了一批过去不为人所知的珍贵古籍,使我们对于古籍的认识在品种、版本和学术上有了重要的拓展。”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说。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组织珍贵古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以形成古籍分级管理体系。王雁行介绍说,从2007年至今,国务院公布了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有效促进了各级、各地珍贵古籍存藏条件改善。

      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保护,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专门设立了新疆、西藏古籍保护专项。王雁行表示,专项为偏远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专门设立少数民族培训班,帮助这两个地区分别设立古籍修复中心,等等。“这两个保护专项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与拥护。”王雁行说。

      2007年以来,国家图书馆不断加强与海外收藏机构合作,开展面向不同历史时期遗失海外中华古籍的保护工作。2014年,“海外中华古籍调查及数字化合作项目”启动,除了对海外中华古籍进行普查登记外,还在2016年实现了全部法藏敦煌遗书的高清数字化形式的回归,策划启动“海外中华古籍书志书目丛刊”和“海外中华古籍珍本丛刊”两大回归工程,出版《西班牙藏中国古籍书录》,等等。

      2016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数字化日渐成为古籍保护的重点方向。王雁行介绍说,国家图书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截至2016年底,国家图书馆已经发布相当于6部《四库全书》总量的古籍影像资源,同时对馆藏珍善品进行缩微胶卷数字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如何让珍贵古籍得以流传,让珍贵古籍人人可以阅读重要的就是把古籍数字化得以保存,可以方便借阅或者是在出版都是可以的。爱瞰影像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可以针对任何装订成册的古籍资料,或者是单页的古籍字画都可以进行数字化。采用航天级矩阵式CCD技术成像扫描一页只要0.3秒的扫描速度在谈笑风声间完成工作。ISCAN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系列有多个型号针对不同的幅面进行扫描,如果是A1幅面装订成册的古籍可以采用ISCAN cobra进行扫描,V型书托更加符合力学角度,让古籍得到更好的保护保证不损坏原件的情况下进行数字化。如果是扫描一些A2幅面一下的书籍可以采用iscan is8000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进行操作,针对古籍更好的设计采用树脂玻璃压稿板让扫描更加平整,左右互降书托保证书籍的折叠页更加的适合扫描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