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42025
  • 古籍扫描仪的用途都有哪些 <<返回

    古籍扫描仪的核心用途是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古籍信息,将实体古籍转化为电子版本,以实现永久保存、学术研究和公共传播。结合 ISCAN IS8000 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 “黑金刚” 新款的特性,其功能进一步强化了核心用途的落地,具体可从核心用途、关键价值及设备专属优势三方面展开。

    一、核心用途:永久保存与保护

    这是古籍扫描仪最首要的功能,旨在解决实体古籍面临的损耗问题,ISCAN IS8000 通过专属技术设计,让保护效果更优。
    • 减少实体接触,实现无损扫描:古籍多为纸质文物,反复翻阅会造成纸张磨损、字迹褪色,且不同装订方式(线装、胶装、钉装、超长蝴蝶页)的古籍拆档扫描易破坏原件。ISCAN IS8000 采用非接触式扫描,支持 A2 幅面,无需拆档,甚至能在不破坏封条的情况下完成案卷数字化;同时配备左右互降式书托,通过重力感应自动调节,保证扫描页面平整的同时,避免对古籍的物理挤压,最大程度减少实体接触损耗。
    • 应对环境与光线干扰,保障信息真实留存:火灾、潮湿、虫蛀等环境因素可能对实体古籍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外部光线反光、强光照射则会影响扫描图像质量,还可能加速古籍褪色。一方面,ISCAN IS8000 的电子备份可支持多地点存储,形成 “异地灾备”;另一方面,其搭载黑金刚 BO2X “暗夜” 涂层技术,能吸收 99% 以上可见光,实现几乎 0 反光,减少外部光线对扫描图像的干扰;同时采用后背式 LED 隐藏冷光源系统,光线按需采集且不间断,既避免强光对古籍的刺激,又能为扫描提供稳定光线环境,保障扫描信息真实。

    • IS8000图片.jpg

    二、关键价值:学术研究与资源共享

    数字化打破了古籍的物理限制,ISCAN IS8000 凭借高性能参数与智能化设计,为学术研究和公共传播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持。
    • 辅助深度研究,提升研究精度与效率:电子版本的放大、对比、检索等功能依赖高精度扫描数据,ISCAN IS8000 在扫描精度与效率上表现突出。其支持100-800DPI 可调节分辨率(最高 800DPI),搭配 71 兆像素传感器,能精准还原古籍泛黄纸张、模糊字迹等细节;采用色彩校正技术,确保扫描图像色彩与原书高度一致,真实还原古籍原貌,为研究提供精准图像依据。同时,设备搭载航天级矩阵式点对点扫描技术,单次扫描仅需 0.3 秒,扫描一本 200 页案卷仅需 6 分钟,且支持批量扫描,大幅缩短研究资料采集时间;还具备自动校正功能(自动纠偏、自动去黑边、自动去除手指 / 空白页、自动展平),无需人工反复调整图像,进一步提升研究效率。此外,其15 厘米超高景深可实现实体物证仿 3D 立体采集和 X 光片数字化扫描,甚至能扫描 14×17 英寸医用胶片,不仅限于古籍,还能为跨领域学术研究(如古籍中夹带的历史物证研究)提供多类型资料数字化支持,且可升级全光谱扫描功能,能扫描不同波长光谱图像,满足对古籍隐性信息(如褪色字迹、印章暗纹)的深度研究需求。
    • 推动公共传播,降低使用门槛: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开放古籍资源时,需兼顾便捷性与易用性,ISCAN IS8000 的人性化设计降低了操作与传播门槛。设备支持双模式操作,既配备 21 寸高清触摸屏,读者无需培训即可通过触控完成扫描、预览、保存,插上 USB 闪存盘就能直接导出结果;也可连接外置电脑,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操作,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扫描输出格式丰富,涵盖 PDF、JPEG、TIFF 等常见格式,方便机构将数字化古籍整理后,通过官网、数据库等平台开放;同时支持自动命名功能,便于海量古籍资源的分类管理,降低后期传播中的整理成本,让普通读者、文化爱好者能更便捷地接触古籍,助力传统文化普及。

    • 设备原图-灰底.jpg

    三、ISCAN IS8000 专属优势:强化设备实用性与耐用性

    除核心用途相关功能外,该设备在操作体验与设备寿命上的设计,进一步适配文化机构、图书馆等长期使用场景。
    • 操作便捷性升级:内置智能识别系统,能自动识别古籍类型与尺寸,自动调整扫描参数,减少人工干预;标配脚踏扫描开关,支持自助扫描,无需外接电脑即可独立完成工作,适配多人轮流使用的公共场景。
    • 设备耐用性保障:扫描过程中镜头、光源均不移动,减少机械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配备手动光学级高精度树脂玻璃压稿台,既保障扫描平整,又避免设备部件频繁摩擦损坏,降低长期使用的维护成本。
    • 舒适使用环境营造:LED 冷光源无强光刺激,能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扫描导致的视觉疲劳,且设备运行过程静音,为古籍数字化工作者提供舒适的操作环境,适配长时间、高强度的古籍扫描任务。

    • 0b134b32c895.jpg